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5800-9200/噸 |
發貨期限 | 1-5 |
供貨總量 | 1-300 |
運費說明 | 到付或現付 |
規格:直徑8-500 | 鋼廠比較多 |
長度:1-16米 | 用途多 |
材質比較多 | 庫存多 |
表面:光亮和黑皮 | 熱軋 鍛造 冷拉等 |
范圍 | Q420E鋼棒學校供應范圍覆蓋河南省、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焦作市、新鄉市、平頂山市、鶴壁市、安陽市、濮陽市、許昌市、三門峽市、南陽市、漯河市、信陽市、周口市、駐馬店市、商丘市 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湯陰縣、滑縣、內黃縣、林州市等區域。 |
●38CRMOAL圓鋼化學成份:
碳 C :0.35~0.42
38CrMoAl合金結構鋼
38CrMoAl合金結構鋼
硅 Si:0.20~0.45
錳 Mn:0.30~0.60
硫 S :允許殘余含量≤0.035
磷 P :允許殘余含量≤0.035
鉻 Cr:1.35~1.65
鋁 Al:0.70~1.10
鎳 Ni:允許殘余含量≤0.30
銅 Cu:允許殘余含量≤0.30
鉬 Mo:0.15~0.25
38CrMoAl密度:7.85g/cm3
力學性能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 σb (MPa):≥980(100)
屈服強度 σs (MPa):≥835(85)
伸長率 δ5 (%):≥14
斷面收縮率 ψ (%):≥50
沖擊功 Akv (J):≥71
沖擊韌性值 αkv (J/cm2):≥88(9)
硬度 :≤229HB
試樣尺寸:試樣毛坯尺寸為30mm
熱處理規范
●熱處理規范及金相組織:
熱處理規范:淬火940℃水冷、油冷;回火640℃水冷、油冷。
●交貨狀態:以(正火、退火或高溫回火)或不熱處理狀態交貨,交貨狀態應在合同中注明 。
●退火annealing No.1 "760±10℃退火,爐冷至400℃空冷。
在45#普碳圓鋼表面生成的銹層中,不僅羥基氧化鐵比較疏松,容易溶解,而且銹層中的Fe還會進一步氧化。
在工業區的45#普碳圓鋼銹層中已確認有著FeSO4·7H2O、FeSO4·H2O 和 Fe2(SO4)3的存在。
氧化鐵皮的主要成分是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3O4、Fe2O3)。它們都是難溶于水的兩性氧化物,它們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與強堿和酸進行復分解反應,生成能溶于水的鹽。
通過復分解反應,45#普碳圓鋼表面的氧化鐵皮就可經從鋼材表面除去。但是在工業上,除了對不銹鋼表面進行處理時使用強堿除去表面的鐵、鉻和硅的氧化物外,都是使用強酸的水溶液對鋼材進行化學處理以除去45#普碳圓鋼表面的氧化鐵皮。
在工業生產中進行酸洗化學處理時,還有的將45#普碳圓鋼作為電極,通以電流來提高酸洗的質量和酸洗的速度,即所謂的電解酸洗方法。
在45#普碳圓鋼的酸洗上主要使用的硫酸酸洗和鹽酸酸洗的方法。
對圓鋼加熱和冷卻時相變的影響
鋼加熱時的主要固態相變是非奧氏體相向奧氏體相的轉變,即奧氏體化的過程。整個過程都和碳的擴散有關。合金元素中,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降低碳在奧氏體中的能,增加奧氏形成的速度;而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強烈妨礙碳在鋼中的擴散,顯著減慢奧氏體化的過程。
鋼冷卻時的相變是指過冷奧氏體的分解,包括珠光體轉變(共析分解)、貝氏體相變及馬氏體相變。僅舉合金元素對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的影響為例,大多數合金元素,除鈷和鋁外,均起減緩奧氏體等溫分解的作用,但各類元素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不形成碳化物的(如硅、磷、鎳、銅)和少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釩、鈦、鉬、鎢),對奧氏體到向珠光體的轉變和向貝氏體的轉變的影響差異不大,因而使轉變曲線向右推移。
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釩、鈦、鉻、鉬、鎢)如果含量較多,將使奧氏體向珠光體的轉變顯著推遲,但對奧氏體向貝氏體的轉變的推遲并不顯著,因而使這兩種轉變的等溫轉變曲線從“鼻子”處分離,而形成兩個 C形。 [3]
對鋼的晶粒度和淬透性的影響
影響奧氏體晶粒度的因素很多。鋼的脫氧和合金化情況均與“奧氏體本質晶粒度”有關。一般來說一些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如鎳、硅、銅、鈷等阻止奧氏體晶粒長大的作用較弱而錳、磷則有促進晶粒長大的傾向。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鎢、鉬、鉻等,對阻止奧氏體晶粒長大起中等作用。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釩、鈦、鈮、鋯等,強烈地阻止奧氏體晶粒長大,起細化晶粒作用。鋁雖然屬于不形成碳化物元素,但卻是細化晶粒和控制晶粒開始粗化溫度的常用的元素。
鋼的淬透性(見淬火)高低主要取決于化學成分和晶粒度。除鈷和鋁等元素外,大部分合金元素溶入固溶體后都不同程度地抑制過冷奧氏體向珠光體和貝氏體的相變,增加獲得馬氏體組織的數量,即提高鋼的淬透性。
對應牌號42CRMO圓鋼
俄羅斯ГOCT 38XM、
美國AISI 4140/4142、
英國BS 708M40/708A42/709M40、
法國NF 40CD4/42CD4、
德國DIN 41CrMo4/42CrMo4、
日本JIS SCM4、
國際ISO 683/1 3
淬火規范
普通淬火、回火規范: 淬火溫度1000~1050℃,淬油或淬氣,硬度≥ 60HRC;回火溫度160~180℃,回火時間2h,或回火溫度325~375℃,回火次數2~3次。
物理性能編輯 語音
1)臨界點溫度(近似值):Ac1=730°C、Ac3=800°C、Ms=310°C。
2)線脹系數:溫度20~100°C/20~200°C/20~300°C /20 ~400°C/20~500°C /20~600°C
線脹系數: 11.1×10K/12.1×10K/12.9×10K/13.5×10K/13.9×10K14.1×10K。
3)彈性模量:溫度20°C/300°C/400°C/500°C/600°C
彈性模量210000MPa/185000MPa/ 175000MPa/165000MPa/15500oMPa
工藝規范
熱加工規范
加熱溫度1150 ~1200°C開始溫度1130 ~1180°C終止溫度> 850°Cφ> 50mm時緩冷。
正火規范
正火溫度850~900°C出爐空冷。
高溫回火規范
回火溫度680~700°C出爐空冷。
淬火、回火規范
預熱溫度680 ~700°C淬火溫度840~880°C油冷回火溫度580°C水冷或油冷硬度≤217HBW。
亞溫淬火強韌化處理規范
淬火溫度900°C回火溫度560°C硬度(37±1) HRC
感應淬火、回火規范
淬火溫度900°C回火溫度150~180°C硬度54 ~60HRC。
典型應用
適宜制作要求一定強度和韌性的大中型塑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