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電聯/套 |
發貨期限 | 當天 |
供貨總量 | 999 |
運費說明 | 面議 |
范圍 | 有機產品認證一站服務服務網絡覆蓋貴州省、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銅仁市、六盤水市、畢節市、黔西南市、黔南市、黔東南市 七星關區、大方縣、黔西市、金沙縣、織金縣、納雍縣、赫章縣等區域。 |
JCI認證常用的方法?
觀察法
在手術房觀察time‐out
在急診室觀察病患分類(triage)
在急診室觀察會診(consultation)
在病房觀察site‐marking和pre‐anesthesia assessment
在病房及手術室觀察病患交接(handout)
文件審查法
規章制度審查
病歷審查
員工資格審查
員工培訓審查
設備維護保養記錄審查
外包合同審查
設施審查法
病患跳樓防范,包括窗戶和樓頂天臺。
火警逃生標示要能一路指引到室外消防栓箱的數量要配備足夠,防火門縫要小于1公分防火門內外的墻上不能有孔洞。
病房出入的管制,監控不能有死角。
洗手槽底下不能發霉,拖把抹布分顏色吊掛沖眼器配置到位。
每個護士站要有自己樓層的氣體開關閥,病床旁及衛生間必須有求救拉鈴。
墻上的紅色插座是不斷電白色插座是一般插座,水龍頭旁邊不可以有插座,臨床區域不可以有拖線盤,強弱電箱需上鎖,箱需上鎖備用發電機的定期測試記錄備用發電機的定期測試記錄柴油儲油密閉室。
臨床單位的干洗手液配備充足,屋頂墻壁吊燈是否容易清潔,干凈和贓物的布草進出醫院的途徑要分開。
IATF16949:2016汽車質量管理體系ISO/TS16949:2009是國際汽車行業的技術規范,是基于ISO9001的基礎,加進了汽車行業的技術規范。此規范完全和ISO9001:2008保持一致,但更著重于缺陷防范、減少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中容易產生的質量波動和浪費。2016年10月,國際汽車工作組(IATF)正式發布IATF16949:2016,取代ISO/TS16949:2009作為規范汽車行業質量管理的標準,新版標準的目標是規范汽車行業各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各項要求,以實現持續改進、強調缺陷并減少供應鏈中的變異和浪費。IATF16949:2016是全球通用的汽車行業質量管理標準,涵蓋了有效運行質量管理體系(QMS)的相關要求。該標準與關鍵業務密切相關,因此對于許多汽車制造廠商(OEM)和供應商,是需要嚴格遵照的強制要求。IATF16949:2016適用對象IATF16949:2016認證注冊,只適用于汽車整車廠和其直接的零部件制造商。這些組織必須是直接與生產汽車有關的,具有加工制造能力,并通過這種能力的實現使產品能夠增值。IATF16949:2016認證的益處(一)完善管理,保證質量IATF16949是國際汽車行業的技術規范,是基于ISO9001的基礎,增加了汽車行業的技術規范。相較于ISO9001的標準要求,IATF16949更著重于缺陷防范、減少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中容易產生的質量波動和浪費。這將有助于組織提高其自身的質量水平和競爭力。(二)單一標準,全球互認IATF16949:2016的另一主要特點是,它是受IATF承認的一個單一的全球質量系統標準和注冊程序。這種單一的標準,使互相承認有了共同的基礎。因此減少汽車零部件及材料供應商為滿足不同的質量體系要求而多次認證的負擔,從而為組織節省費用。另外,相對于文件審核,IATF16949更注重過程的審核。(三)資格,地位保障IATF16949是汽車企業走向海外市場的國際通行證,九大汽車公司無一例外的把是否通過IATF16949認證作為其選擇供應商的標準之一。同時,IATF16949也是汽車企業的國內市場準入證,上海大眾、奇瑞、長安、比亞迪、吉利等知名的國內的汽車整車廠也都以IATF16949標準來選擇其供應商。通過IATF16949認證成為汽車行業的合格供應商已是大勢所趨。除了汽車整車OEM們的推動之外,很多地方和市、區政府從提供企業管理水平,改進生產質量的角度出發,紛紛要求汽車相關企業導入ISO/IATF16949規范。對于國內汽車企業來說,越早通過ISO/IATF16949認證,在市場競爭中,就越占優勢。IATF16949:2016所需的資料清單1.三證合一(確認在有效期內)2.提供圖紙或者技術協議(申請范圍無產品設計時適用)3.產品工藝流程圖4.申請書和調查問卷填寫完整并蓋章5.已完成的準備評審表6.其他(3C、生產許可證等,如適用)
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由全球50多個 標準機構組成的國際聯盟。
ISO在1987年推出全球公認的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系列標準。其標準包括三種質量保證模式:ISO9001、ISO9002、ISO9003,各企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采用。其中以ISO9001和ISO9002應用為廣泛。然而在2000年正式公布后,取消了ISO9002和ISO9003,只有ISO9001一項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標準,通用于所有產品/服務及不同規模的組織。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質量成本,提高企業綜合形象和產品的可信度。
ISO14000系列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207)組織制定的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其標準號從14001至14100,共100個標準號,統稱為ISO14000系列標準。它是順應國際環境保護的發展,依據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頒布的有ISO14004、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個標準,其中ISO14001是系列標準的核心標準,也是 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標準。
ISO20000認證的關鍵點
1. 確保各項服務管理計劃均有實施憑證
服務管理計劃憑證指的是服務管理政策、計劃和方法以及任何與這些相關的行動的審計憑證。大多數這些關于服務管理計劃和操作的憑證應該存在于正式的文檔,確保各項工作都在按照計劃進行實施。
2. 文檔管理規范
針對文檔創建和管理的過程來保證各流程服務特性被恰當的描述。
3. 各類文檔的存檔方式
為確保已有憑證的可用性,需要建立起一套將各類文檔保護起來的備份策略。
ISO 20000認證關鍵點
服務管理中的服務支持人員應該具備由適當的培訓所支持的工作能力。組織應該對每個服務管理角色定義必要的能力,并保證個人能意識到他們自己的工作對整個服務上下的重要性以及對服務品質完成的必要性。組織應該提供培訓或采取行動來滿足這些需要,并實施行動有效性的評估。
組織應該開發和加強員工工作的專業能力。在征召新人的過程中,應該針對職位的描述、服務管理目標和整個服務質量目標檢查職位申請人的情況有效性,確定申請人的特長、弱點和潛在能力。為了安置新的或擴展服務的員工,使用新技術,安排服務管理人員開發項目團隊,不斷計劃和填補由于人員周轉造成的缺口。員工應該在服務管理相關領域得到訓練,應該開發他們的團隊工作和領導技能。對每個人的訓練記錄以及訓練的說明應該被保留。
文檔管理
概述
每一個組織都希望結合自身特色有效管理和實施所有IT服務所需的方針和框架,這就意味著需要制定恰當合理的管理政策、計劃,用以規范、細化相關的活動,使管理使命、目標得以落實。這些管理政策、計劃、活動記錄將以文檔作為載體進行保存,并在實施過程中指導服務開展,成為落實服務管理政策、計劃的保障和檢驗實施效果的依據。
文檔管理(Documentation Management)是針對文檔創建和管理的過程,用以確保服務特性、管理政策、計劃被適時的、恰當的描述,以便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都能得到和使用相應體系文檔的有效版本。
以下是文檔管理相關的一些概念:
受控文檔:指按組織管理要求進行審批、登記、分發并能確保收回、銷毀的文檔。受控文檔需要對文檔的版本進行嚴格控制,確保文件的 有效性。一般來說這些文檔是長期使用并始終處于修改和換版狀態的,如組織的規章制度。
質量文檔:質量體系要求的各流程各種類型文件和記錄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過程和程序、要求的記錄,以確保服務管理的有效計劃、運行和控制,包括以任何形式或類型的媒體作為載體的文件化的服務管理方針和計劃、文件化的服務等級協議、方法、流程、流程控制記錄等。
文檔訪問控制:文檔訪問控制實質上是對文檔訪問者使用受控文檔的限制,它決定是否允許訪問者對不同類型的文檔進行借閱、更新、發布等操作。并通過制度及工具確保只有經授權的用戶,才允許對相應的文檔進行相關操作。
目標
文檔管理的目的在提供服務管理政策、計劃和方法以及任何與這些相關的行動的憑證,以達到有效管理和實施IT服務的政策和框架這一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 完善組織的質量文檔管理,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都能得到和使用相應體系文檔的有效版本。
(2) 建立不同類型文件和記錄的編制、評審、批準、保持、銷毀和控制的程序和職責。
(3) 滿足組織文檔內容管理需求,包括建立組織文檔體系架構,規范組織文檔命名規則,對不同類別的文檔的生命周期進行分類管理,包括文檔生成、文檔更新、文檔發布、文檔借閱、文檔銷毀;
(4) 完善文檔備份機制以確保文檔的可用性,并針對不同類型的文檔進行分級分類的信息管理,文檔訪問控制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有效的文檔管理可以改善IT服務提供者的管理難度,推動質量體系的落地、促進各流程工作的開展。
與其他流程的關系
文檔管理工作是質量體系實施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一定意義上講,ISO 20000的實施就是制定策略及計劃,按照計劃實施,生成文檔、討論文檔并終確定文檔的一系列過程。當然,ISO 20000實施絕不是就是“紙上談兵”,這里所說的文檔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有很多是服務管理方針和計劃、文件化的服務等級協議、方法等,但更加關鍵的是,這些文檔中還包括流程和流程控制記錄等,當具體工作和活動執行過后,文檔就成了審計的憑證。所以,我們可以說,文檔管理與ISO 20000各個流程都息息相關,其專業化程度可以是反映整個ISO 20000管理水平的一個側面。
文檔訪問控制需按照信息管理流程要求進行對文檔進行分級,并對不同分級的文檔進行權限管理,控制文檔的訪問者,確保信息。
活動和過程
1. 文檔分類
文檔分類可從多個角度進行,包括從保存介質上的分類、從內容上的分類、從使用范圍的分類等。
一般來說,文檔從內容上分類可分為管理文檔、技術文檔;從保存介質上分,可分為紙質文檔、電子文檔;從使用范圍來分可分為公開使用、內部使用等。
不同的文檔分類方式,對于文檔管理的意義也是不同的,例如對文檔內容的分類,旨在建立文檔知識體系架構,一方面通過統一規劃的文檔架構能清晰地對已有的各個流程的進展情況進行管理、跟蹤、審計,另一方面文檔分類也可指導組織的知識體系建立,是組織整體管理思路的展現。而從文檔使用范圍的分類則提出了對文檔訪問控制的要求。
2. 文檔控制
受控文檔的審批、發布、發放、分發、更改、保管和作廢過程中應符合信息管理流程的相關要求。受控文檔應做好版本管理,以保證需要文檔者獲得 版本文檔。
(1) 文檔的編寫、審核、批準
文檔需按文檔編寫規范進行編寫,文檔內容在發布前須經相關負責人審核以規范文檔格式,確保文檔準確、恰當地描述管理政策、計劃,確保文檔內容的真實性。經審核的文檔由負責人批準后可進行發布。
(2) 文檔發布
文檔由文檔撰寫/修改者提交,經由相關責任人批準后統一、集中的發布在相關處所。為使閱覽者得到和使用相關文檔的有效版本,文檔需進行統一的發布管理以保證文檔發布版本的 性。
(3) 文檔的歸檔控制
各類文檔由文檔管理員根據內容、年度、部門等情況定期進行歸檔。
(4) 文檔閱覽
組織根據信息管理流程對文檔進行分級,對文檔及文檔的歷史版本進行訪問控制,設定各類文檔的訪問列表,并通過工具的使用確保文檔被適當保護的同時也要方便閱覽者閱覽文檔。
(5) 文檔更改/銷毀
文檔由原文檔編制人或相關管理人員進行修改,經負責人審核批準后進行發布,替換老版本。
紙質文檔更改后的文檔按該文檔發放清單逐次回收更替原文檔;文檔更改除特別批準外,一律采用以舊換新方法進行。回收文檔的文檔需進行統一的保管,機密文件應集中銷毀。
(6) 文檔權限管理
文檔權限管理又稱文檔訪問控制,各類受控文檔需按照信息管理流程要求進行分級,并對不同分級的文檔進行權限管理,控制文檔的訪問者,確保信息。文檔權限管理包括對文檔閱覽、文檔上載、文檔修改、文檔審批等權限的集中管理。
(7) 文檔的修訂
文檔不是封閉的、靜止的,隨著業務發展、技術更新,文檔需要不斷地修訂,保持其有效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管理需求。秉承PDCA的管理理念,對文檔,特別是質量體系文檔提出在規定時間內至少修訂一次的要求,整理文檔修訂計劃,檢驗落實情況,督促文檔及時修訂,確保文檔的有效性。
(8) 制定文檔命名規范
文檔的規范化程度反映出文檔管理的水平,規范化首先需要對文檔進行內容分類,概括同類文檔的共同點,以此作為文檔規范化、模板化的依據。文檔規范化、模板化有利于對文檔進行分類管理,通過經驗累積分析找出各類文檔的不足之處。文檔命名規范屬于文檔規范化的一部分,制定文檔命名規范需要跟據組織需求對文檔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文檔使用相應的命名規范,便于文檔的查找,并為文檔的分類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流程控制
1. 文檔管理流程的角色定義、職責
(1) 文檔管理員
負責管理各類文檔,擬定文檔修訂計劃,根據管理要求對各類文檔進行分級,設置不同級別文檔的權限。組織可根據自身特點設一個或多個文檔管理員管理文檔。
(2) 文檔審核員
負責文檔合規性管理及審計。
2. 管理工具
(1) 電子化的文檔管理平臺
文檔分散為文檔管理帶來許多問題,包括文檔查找、文檔版本控制、文檔管理等。組織建立起文檔管理平臺后,可通過集中文檔、統一管理的方式,在平臺上共享各類工作文檔,提高了文檔的使用頻率,使文檔發揮出 的效用。完善的備份機制,全文檢索功能,文檔版本控制的功能,文檔電子審批功能,文檔歸檔功能,信息權限管理功能等等,為組織提供了、便捷的文檔處理中心,提高了文檔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2) 制度評審體制
為保證各類流程管理制度及時更新,組織須規范規章制度建設活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體系,制定流程管理制度更新計劃,定期組織制度評審會,對流程擬新增發布、修訂、合并及廢止的規章制度進行評審。制度評審會對流程管理制度的合規性、合理性、嚴密性和操作性進行評估,并及時廢止失效的制度,確保各流程管理制度能及時優化,同時通過制度評審會,組織內部對各流程管理制度達成一致的見解,為管理流程的落實做好鋪墊。
(3) 關鍵指標KPI指標的設置
文檔管理成功與否在于兩點:其一是否建立合理的文檔管理體系。文檔管理體系可通過規范各類文檔的定義,規范文檔的編寫,定義各項工作的可交付文檔,以此來檢查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也便于對文檔的日常維護和查找。當然,合理的文檔管理體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成的,需要長期累積,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適應不斷變化的管理要求。
文檔管理另一個要求就是能夠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都能得到和使用相應體系文檔的有效版本;為保證各管理流程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整理修訂流程管理文檔,文檔管理需在每年制定詳細的文檔修訂計劃,以此督促各流程文檔在規定期限內至少修訂一次,并以此作為文檔管理流程的KPI值,例如ISO 20000管理文檔中的一、二、三級文檔在一年內的修訂率達到。